行业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市场调研在线 > 产业资讯 > 运输行业 > >>2020年中国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取得新突破,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

2020年中国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取得新突破,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

时间:2021-10-26   来源:未知   作者:HL-2017   点击:

    长三角作为全球主要城市群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明确提出要把长三角作为统一经济区进行规划。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数字经济对于提高长三角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升长三角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经济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关键支撑

    1、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配套方案、措施和规划相继出台,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等顶层设计中加以确认。,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战略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出台,瞄准“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分两步走实现整体发展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级。

    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长三角生态规划”)公示,提出把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率先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次产业有机融合的多元路径,探索产业创新载体的多元形式与灵活组织模式,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长三角的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规划)重申长三角是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要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要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

2025年全国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值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2、数字经济为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技术和信息作为重要生产要素,通过现代信息网络的载体,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使经济发展方式加快重构。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创新、信息共享、绿色发展、产业融合的显著特征,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风起云涌、高歌猛进。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叠加周期性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整体实现稳步发展。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达39.2万亿元,较增加了3.4万亿元,同比增长9.50%。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2005-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数字经济是推动长三角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内在要求,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加快经济复苏、打造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取得新突破,2023年长三角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比高2.23万亿元,占长三角GDP规模总量的44.26%,比高3.26个百分点。以浙江为例,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86%,高于“十四五”规划公布的2023年7.8%全国总体水平和2025年10%的预期目标。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未来仍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9-2023年长三角数字经济总量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数字经济助力长三角疫情期间率先复苏,是应对巨大外部冲击时的重要保障,是锻造长三角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新冠疫情期间,长三角数字经济优势凸显,如杭州首创推出“杭州健康码”,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解决异地互信问题,为复工复产复市提供可能;后续如货车通行证、数字化消费券等数字化工具陆续推出,成为高效、便捷、低成本促进区域经济恢复的重要方式。

2023年国内主要城市群数字经济规模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二、长三角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长三角抢抓数字经济变革时间窗口,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实现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长三角已经建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从长三角各省市数字产业化发展来看,上海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建设方面,已率先实现“双千兆宽带城市”的建设目标;作为芯片企业的主要孵化地,仅浦东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就已经突破千亿元。浙江形成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应用电子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在人工智能方面,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创新试验区。南京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南京主导产业,拥有新型显示、信息通讯设备、物联网领域三个“千亿级产业”。无锡聚力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成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首个高标准全光网城市。合肥数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龙头有效引领、科研强力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开放性创新平台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2023年国内部分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统计

资料来源:工信部、博研咨询整理

    长三角聚焦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拓展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成为数字化治理规则和实践的标杆地区。早在,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一库(基础数据库)”“ 一章(网上身份互认)”“ 一卡(民生一卡通)”建设,携手开通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通过政务服务数据跨区域融通共享,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根据《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3)》,长三角主要城市在线办理和在线服务能力均位于全国前列。作为先行先试地区,《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在2023年9月正式发布,沪苏浙皖将共同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场景中的共享互认,对于全国范围实现电子证照互认或“一网通办”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上海“一网通办”在全国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位列第一,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江苏首创“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构建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进政务大数据创新应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数据强省和数字浙江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引领性工程。安徽全面创新升级建成“皖事通办”平台,推出统一移动应用品牌“皖事通”,实行全省政务服务事项“一库管理”,群众办事“一号登录”。

2023年中国部分省份产业数字化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三、长三角成为新时代数字贸易践行者

    长三角高度重视数字贸易发展,积极培育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浙江加快信息服务、文化贸易、技术贸易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以移动支付、线上交易平台、跨境电商为引领的浙江数字服务贸易正在快速发展。3月7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2023年浙江跨境电商业务迎来井喷,跨境电商进出口491.1亿元,增长65.1%,其中出口127.0亿元,增长441.5%,进口364.1亿元,增长32.9%。2023年,上海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年交易量仅次于广东和浙江。江苏在苏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互联网+外贸”,构建跨境电商发展产业链和生态圈。2023年江苏实现跨境电商B2C进出口66.5亿元,同比增长2.5倍,其中出口63.4亿元,增长2.5倍,实现跨境电商B2B出口46.1亿元。安徽认定发展9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超过20家跨境电商年交易额亿元级以上企业,到2023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41.7亿元,增长101.7%。

    沪浙苏皖均已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先集聚数字贸易相关产业,成为探索新型贸易方式的高水平试验场。长三角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州、无锡、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外贸业务流程改造和各环节数据共享,促进贸易监管数字化转型、便利化发展。从各省份实践来看,上海自贸易区临港新片区引导数字贸易示范基地集聚相关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跨境流通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订,建设数字贸易枢纽港,搭建跨境研发、跨境数字贸易新型功能性平台,成为上海积极探索数字贸易发展的桥头堡。浙江出台《浙江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立足浙江自贸区4个片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义甬舟”数字贸易大通道等全省高能级平台载体,建设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变革策源地、数字支付结算创新地和智慧供应链平台汇聚地,打造全球一流的跨境电商示范中心和数字贸易创新中心。江苏自贸区提出要打造成为以数字化贸易为标志的新型服务贸易中心。安徽自贸区积极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设立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化制造外包平台;大力推动数字商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探索建立反向定制(C2M)产业基地,鼓励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主要省市数字贸易发展规划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四、长三角数字经济未来展望与发展建议

    “十四五”时期既是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长三角“两步走”中实现“第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长三角应充分借助数字经济发展释放红利,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确保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政府制定有关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预期目标是数字经济良好制度环境的重要体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作为创新驱动重要指标之一,数字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首次进入“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7.8%上升到10%。从长三角各省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看,长三角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预期值比“十四五”规划中全国水平更高,反映出长三角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把数字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来培育,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治理,打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区。

    长三角各省市结合地方实际设定数字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将“数字化转型”单列一章,提出要着力营造智慧便利的数字生活,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要深化数字技术与民生服务领域融合创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提出到2035年,上海数字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80%以上。《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展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江苏以南京和苏州为代表,积极规划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南京数字经济GDP占比在2023年要达到56%,苏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合肥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合肥市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50%以上,对于正在打造“全省数字经济第一区”的合肥包河区,力争三年内让数字经济对GDP贡献度达到60%以上。

长三角部分省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规划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博研咨询整理

2020年中国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取得新突破,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相关新闻

  • 购买流程

①电话或邮件确定购买意向

②填写并发送报告征订表

>>下载研究报告订购表;

>>下载研究报告订购协议;

③通过银行转帐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公司账户信息